避障赛无人机微调需多方面着手,首先要校准传感器,确保其准确感知周围环境,为避障提供可靠数据,调整飞行姿态参数,如俯仰、横滚和偏航的灵敏度,使飞行更稳定灵活,还需优化电机动力输出平衡,避免出现飞行偏移,检查螺旋桨状态,保证其安装牢固且无损坏,通过这些细致的微调,能提升无人机在避障赛中的性能表现。
在避障赛中,对无人机进行精准微调至关重要,它能够让无人机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比赛环境,顺利完成避障任务,以下为你介绍一些避障赛无人机微调的方法。

飞行姿态微调
- 横滚和俯仰微调:在地面站软件中找到飞行姿态相关的参数设置区域,横滚控制无人机左右倾斜,俯仰控制前后倾斜,如果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总是向左或向右偏斜,就需要对横滚参数进行微调,若无人机在前进时头部总是上扬或下探,那么就调整俯仰参数,每次微调的幅度不宜过大,一般以 1%-3% 为宜,调整后进行试飞,观察飞行姿态是否改善。
- 偏航微调:偏航是指无人机绕垂直轴的旋转,若无人机在飞行时会不自觉地向左或向右转圈,就需要对偏航参数进行微调,同样在地面站软件中找到偏航相关设置,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幅度调整,然后再次试飞验证效果。
速度微调
- 水平飞行速度:避障赛中,合适的水平飞行速度既能保证无人机快速通过赛道,又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避障操作,可以在无人机的飞控系统中找到速度设置选项,如果发现无人机在通过一些狭窄通道时速度过快,容易碰撞障碍物,就适当降低水平飞行速度;若在宽阔区域飞行过慢,则可以适当提高速度,每次调整速度的幅度为 0.1 - 0.3m/s,调整后进行飞行测试。
- 垂直飞行速度:垂直飞行速度对于无人机穿越不同高度的障碍物非常关键,当无人机在穿越一些高低错落的障碍物时,如果垂直上升或下降速度不合适,可能会导致碰撞,在飞控系统中对垂直飞行速度进行微调,根据实际比赛场景的需求,每次调整 0.05 - 0.1m/s,通过试飞观察效果。
避障灵敏度微调
- 距离传感器灵敏度:无人机的避障功能主要依赖于各种距离传感器,如超声波传感器、激光雷达等,可以在飞控软件中找到传感器设置选项,对其灵敏度进行微调,如果无人机在距离障碍物较远时就频繁做出避障动作,导致飞行路线过于曲折,就适当降低传感器的灵敏度;若无人机接近障碍物时才做出反应,容易发生碰撞,就提高灵敏度,每次调整的幅度可以根据传感器的具体参数进行小范围调整,调整后进行模拟避障测试。
- 避障算法参数微调:一些高级的无人机配备了复杂的避障算法,不同的算法有不同的参数设置,可以根据比赛场地的特点,对避障算法中的一些参数进行微调,如避障决策的反应时间、避障路径的规划策略等,这需要对避障算法有一定的了解,并且在微调后进行多次实际飞行测试,以确保避障效果达到最佳。
动力系统微调
- 电机转速平衡:无人机的四个电机转速不平衡会导致飞行姿态不稳定,可以使用专业的电机调试工具,分别测量每个电机的转速,如果发现某个电机转速与其他电机相差较大,就需要对该电机的参数进行微调,一般在飞控系统中可以找到电机参数设置选项,通过调整电机的 PWM 值来改变电机转速,使四个电机的转速尽量保持一致,每次调整的幅度要小,调整后进行试飞观察飞行姿态。
- 电池电量影响:随着电池电量的下降,无人机的动力输出会发生变化,在比赛前,要确保电池电量充足,如果在比赛过程中发现无人机飞行性能下降,可能是电池电量不足导致的,可以在飞控系统中设置电池电量保护参数,当电量低于一定值时,自动降低飞行速度或提示更换电池,在日常训练中,要了解不同电量下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变化,以便在比赛中做出相应的微调。
在进行微调时,每一次调整后都要进行试飞验证,并且做好记录,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,逐步将无人机调整到最佳状态,以应对避障赛的挑战。